夏季旅遊小提醒|東京都啟動「複合災害」避難計畫,熱門景點也在應對範圍內

夏季旅遊小提醒|東京都啟動「複合災害」避難計畫,熱門景點也在應對範圍內

夏季旅遊小提醒|每年7至10月,是日本的台風季節,也是旅客最愛造訪的黃金旅遊時段。從夏日祭典、花火大會到風景名勝,吸引了無數來自香港、台灣等地的自由行旅客。然而,隨著氣候異常與都市化進程加劇,日本政府開始強化對「複合災害」的預測與應對,尤其是台風、水災與地震同時發生的可能性。近期,日本政府首度發佈「首都圈大規模水災廣域避難計畫模型」,針對超大型台風下荒川、江戶川氾濫與東京灣高潮進行模擬,預估將有超過250萬人需要避難,其中74萬人需跨區移動,顯示出高度的防災準備需求。

東京都東部:觀光與風險並存的區域

這項模型特別聚焦於東京都東部的江東五區——江東、墨田、江戶川、足立、葛飾,這些地區河川密集、地勢低平,靠近東京灣且土壤鬆軟,加上老舊木造建築分布廣泛,對地震與水災的耐受力較弱。這些區域也包含了許多遊客熟悉的景點,例如晴空塔、兩國國技館、葛西臨海公園等,交通便利、住宿選擇豐富,是不少旅客的熱門首選。

根據江東區政府公佈的大規模水害影響範圍地圖,遊客常去的睛空塔Skytree、淺草雷門、錦系町都包含在內。圖中深紅色代表受影響最嚴重地區,橙色為一般受影響地區。專家預測,若發生大規模水災,紅色區域的受影響時間什至可以達兩星期以上。

夏季旅遊小提醒|東京都啟動「複合災害」避難計畫,熱門景點也在應對範圍內

正因為觀光與住宅密集,政府對這一帶的防災工作格外重視。江戶川區在2024年2月更新的《地域防災計畫》中,便首次將「複合災害」列為最需警戒的項目之一,明確指出:當強震導致堤防、水門受損後,若隨即又遭遇大型台風與洪水,災害影響將急遽擴大。

因此,該區在宣傳避難時採用了非常直接的語句:「什麼都不能做!只能逃走!」,強調居民應及早進行廣域避難,在災情擴大前前往區外安全地帶。

多重備援計畫:硬體建設+交通引導

在防災硬體方面,江戶川區也致力於強化區內都市計畫道路,截至2024年底,道路整備率達到81%,為東京都特別區中第六高,並計劃在2050年前將比例提升至95%。

另一方面,中央政府所提出的「廣域避難模型」也提出具體應對流程:

  • 災害前三日:啟動鐵路、巴士等交通準備,呼籲高齡者與需協助者優先撤離

  • 災害前二日:建議企業實施在家工作、學校停課,鼓勵一般居民自主避難

  • 災害前一日:發佈最終避難建議,鐵路計劃停運前完成集中輸送

這項模型未來也將推廣至名古屋、大阪等其他大都市區,協助更多地方建立因應複合災害的實際行動方針。

旅客應如何配合與應對?

若你計劃於夏季造訪東京或其他都市,這裡有幾點小建議,能讓你的行程更加安心:

  • 📲 事先下載如「Yahoo防災速報」等App,掌握台風與天氣資訊

  • 🏨 住宿建議選擇地勢較高的地區,避開臨海、臨河區域

  • 🚆 彈性安排行程,避開天氣不穩定日,避免在災害發生前後移動

  • 🧭 了解你所住宿區域的避難所位置、緊急疏散路線

  • 🌐 關注地方政府與媒體所提供的多語言災害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