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漢肺炎疫情持續 將如何拖累香港音樂演出產業

武漢肺炎疫情持續 將如何拖累香港音樂演出產業

感謝OC2S提供文章,原文轉載自Facebook專頁

其實呢一行都已經被「拖累」到地底咁上下,正因如此,反而可以展望一下。

前文提要:武漢肺炎疫情失控 如何影響香港音樂演出產業

雖然各項限制人群聚集的禁令延長,但從四月開始,街上人流明顯有回復跡象,尖沙咀不再冷清,亦開始有單日零確診的紀錄。雖然政權在檢驗上有非常多的功夫可以把玩,促進病毒擴散,但我們不能否定民眾與醫護的防疫工作,著實為香港離大規模社區爆發爭取到一點空間。有空間,就自然會想像一下疫情過後的世界,該如何走。

演出行業的世界現況:「最快到2021年秋季才有可能重啟吧」

在此之前,先了解一下演出行業的世界現況。

上星期紐約時報(New York Times)發表了一篇專題報告,探討美國何時「重新開張」才是合適。其中一位受訪者 Dr. Zeke Emanuel 主動提出自己對於大型音樂活動的預測,說「為什麼他們會覺得十月就能重新舉行演出呢?最快到2021年秋季才有可能重啟吧」,並認為「合乎防疫進度的經濟活動回復有其步驟,而演唱會、運動賽事等牽涉大量人群聚集的娛樂活動,會是最後才回歸的一環」。

由一個醫療學者去判斷演出業的前景或許不太可信,但這位 Emanuel 先生的兩位胞弟分別是前芝加哥市長兼前白宮幕僚長 Rahm Emanuel;以及 William Morris-Endeavor ———— 全球最大藝人經紀公司之一 WME 的行政總裁 Ari Emanuel,亦是全球演出業龍頭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 的董事會成員。這代表著 Zeke 很有可能同時對政府運作以及演出行業有深層的理解,加上他對病毒傳染的專業認識,其推論絕對值得參考。

本週一,美國石油期貨史無前例跌成負數,反映運輸及能源供應等全球性經濟活動供過於求,進入半停擺週期,你不可能沒有一種「世界變」甚至「世界末日」的預感;在最好的情況下,經濟會進入幾年洗牌重建的階段,人們消費力下降,失業率飆升,這些跌盪將如實反映到演出行業身上。

目前,業界龍頭 Live Nation Entertainment(LN)在暫停全球所有活動後,股價自2月21日起(74.19美元)急劇下挫,至今已經跌至(36.47美元),亦有報導指 LN 預計今年會扣減約五億美元的開支。強大如 LN 都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去應付疫情衝擊,地區性的搞手更是苦不可言,處於全面捱打的狀態。

回看香港,身為行內人的 OC2S 同樣不敢樂觀,除了早於去年已經落實,又恰巧安排在年尾檔期的數場演出以外,歐美各地的經理人均對出國巡演抱持非常審慎的觀望態度;按我們估算,就當作疫情於今年十月憑空消失,再沒有感染危機好了,香港大概最快要等到2021年五月以後,外國藝人來演出這條路線才有機會重上軌道。

殘酷的現實卻是,疫苗的開發尚需一年至一年半時間;若果是生化武器性質的病毒的話,需時又更久。嗯,Dr. Zeke Emanuel 的預測愈來愈有說服力了。

一個行業整整18個月沒收入,撐得住嗎?談新興的線上音樂活動

我們只能靜候全球疫情緩解,問題是:香港的搞手們能撐得到那時候嗎?一個行業整整18個月沒收入,撐得住嗎?

近數年,人類的消費和社交習慣改變得特別急促 ———— 抖音去年八月以TikTok之名進軍歐美市場,僅一個月就錄得超過1億下載次數 ———— 而原本僅屬概念層面的線上音樂會,在此兩個月間已經發展得如火如荼,不難想像,觀眾很快會適應並愛上這種新型觀賞體驗。

其實 KEXP、COLORS 、NPR Tiny Desk Concert 等現場系列早已發展為新一代樂迷發掘新音樂的重要途徑,知名演唱會資訊網站 Songkick 甚至專門開發出 Live stream concerts 的欄目了,在瘟疫肆虐期間,「搞livestream」基本上是搞手們唯一可以走的路。

香港同業要製作類似的線上節目,技術上沒有多少困難,我們最大的疑問是:觀眾願不願意付費觀賞呢?沒收入就沒有錢去辦演出呀。

換個產業看看,Spotify、Apple Music 及 Amazon 等音樂串流服務的訂閱人數在居家隔離帶動下強勢增長,人們在串流影片花的時間暴升,尤其在東南亞區域更是上升超過60% ———— 由一月的36.4億分鐘,變成四月的58億分鐘 ———— 反映人們居家隔離最大的娛樂活動就在家用電腦/電視/智能手提電話上。如果能迅速開發一個引入會員制度的線上演出平台,固定製作並提供演出及相關節目,未必不能殺出一條血路(但係,呵呵,無錢又點迅速開發呢)。

譬如最近由 WHO 世衛聯合主辦的『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』線上慈善音樂節,雲集 Lady Gaga、Billie Eillish、Lizzo、Taylor Swift、Paul McCartney 等大牌藝人從家中與觀眾互動,並透過網路平台收集捐款,十足『Live Aid』的現代化線上版。

另一邊廂,由 toe 發起的日本 livehouse 支援企劃『Music Unites Against COVID-19』,集結了包括東京事變、NUMBER GIRL、石野卓球、cero、envy、the HIATUS、MONOEYES 等超過 70 組樂團,在上線後同樣獲得樂迷熱烈迴響。

這些活動均可以看成是估算線上演出事業的製作成本,以及收費方式的實驗。

在香港,其實已經有走得更前的實踐單位,位處深水埗的小型場地「細蓉」今晚就舉行了名為『The Show must go On-line』的收費線上演出,利用facebook的群組功能,達至網上也能獨家收看的演出模式。

將來睇騷會否變成如唱K一般,相約好友在包廂的大螢幕下聚頭,觀看線上音樂會/演唱會的小型群組派對呢?我們還真不知道……TTN將來總不會變成Neway吧?

經過這場大瘟疫,藝人拓展海外市場的模式,很可能會呈兩極化發展:由主流單位獨市,萬人以上規模的大型演唱會和大型音樂節,以及由獨立藝人主導,透過線上互動的直播演出派對。

世界變又好,世界末日也好,作為搞手的我們只能改變思維去迎合,實行轉型。

然後祈禱香港觀眾願意埋單。

其實呢一行都已經被「拖累」到地底咁上下,正因如此,反而可以展望一下。雖然各項限制人群聚集的禁令延長,但從四月開始,街上人流明顯有回復跡象,尖沙咀不再冷清,亦開始有單日零確診的紀錄。雖然政權在檢驗上有非常多的功夫可以把玩,促進病毒擴散,但…

OC2Sさんの投稿 2020年4月23日木曜日

OC2S

OC2S,香港本土演出場地This Town Needs轄下負責演出的部門,為觀眾舉辦不同的音樂演出,同時也嘗試舉辦如展覽、電影放映或講座等文化活動。
Facebook:連結